媒介的变革在历史上是引发艺术变革的决定性因子,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这一点愈发凸显。从近现代艺术史来看,金属雕塑在上世纪的巨大发展,包括现成品雕塑、动态雕塑、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数字雕塑等等的涌现,都与媒介的变革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更为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模式,也无可置疑地冲击着古典意义、现代意义乃至后现代意义上的雕塑艺术。西方学者阿兰·科比在几年前就提出“后现代主义已经死了,被埋葬了”的说法,并认为取而代之的是“在新技术和当代社会力量压力下形成的权威和知识的新范式”,即是“伪现代主义”。阿兰科比的观点对于“雕塑与媒介”这个主题,给我们最根本的启示在于:千万不要将媒介与雕塑之间的关系简单地看作审美感知和技术性的问题。媒介变革将越来越给雕塑带来本体论上的内在冲突,
雕塑家面临着一种关于维
护艺术形式本体的纠结。
雕塑和雕塑家将怎样感知
时代,并找到自处的方式,
这是我们的研究试图解答
的根本问题。
一、主办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
二、截稿日期:2013 年 8 月 15 日
三、论题:
1、关于雕塑与媒介的本体论研究;
2、雕塑与媒介的哲学思考、社会学思考;
3、雕塑在新媒介领域的实践研究;
4、传统媒介的艺术创新研究;
5、雕塑作为自媒介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