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至今,“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华家园”等美术创作工程乃至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开展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活动。在笔者看来,它们既在还原历史,也是以艺术塑造历史。而作为其中重要表现形式的雕塑,要求创作者不仅拥有历史意识、具备人文思考,还应结合雕塑艺术的发展现状,强调精神性追求,而不是走入传统雕塑的狭窄窠臼,无法超越雕塑概念,最终无法完成艺术创造。
20世纪以来,中国雕塑艺术创作、雕塑人才培养,主要受到西方模式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化发展至今,艺术家接受国家委托创作较少,大部分人实际上处于一种自由创作状态,多追求个体性的自我表达。雕塑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市场的介入和当代经济生活中以实用主义为底色的态度,使得追求个性表达成为今天中国艺术创作中的显著特征。因此,当我们今天尝试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时候,如何达到日趋个人化的风格与主题性创作之间的平衡是特别值得关注和拿捏的重要问题。对于艺术家来说,不陷入一种语言的风格化不仅是才情的体现,也是优秀创作的基础。此外,历史本身是宏大的,用雕塑再现历史,作品本身不应该纤细、脆弱,要能够表现生命的强力。一方面要在形体结构和造型空间上追求宏大,另一方面,用一个结构空间和人物能说明的问题,也务求决不繁琐。
由于我国美术教育体系仍然以国、油、版、雕等专业区分,全国美展等重大展览也以不同画种分开评审,因此,雕塑的概念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极易造成创作上的局限。雕塑是一种语言,就像水墨、油画、版画等语言一样,它的最终创作成果绝不是物体概念,而是要塑造人、体现艺术精神。作为艺术家,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解和思考,就无法用它铸造历史,更遑论铸造永恒的历史。
在西方,“雕塑”的概念在1960年代以后就被逐渐消解了。欧洲的大学没有雕塑系,工作室导师只关心如何更好地表达思考,而不具体指导用何种语言。所以,“雕塑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更中国化的概念。上世纪60年代以后,受到波普艺术、极简艺术、物派艺术、贫穷艺术的影响,传统雕塑的概念不再生效,慢慢地演变成装置艺术和空间艺术等概念。
由于工作的机缘,近几年来笔者有幸到墨西哥、美国和意大利等地,观看了葛姆雷、卡普尔、特瑞尔、冈萨雷斯和埃利亚松等著名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在看他们作品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这些作品和雕塑在语言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又不会说它们是雕塑,因为其内在蕴含有一种强烈的宗教般精神。还比如在比尔·奥维拉的影像艺术中,透过慢镜头、高精度的录像,笔者发现,在他的作品里,雕塑语言的状态同样存在,就像慢镜头慢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感觉到画面中的人处于凝滞状态,时间被重构。也就是说,雕塑不仅仅是静止的物品,而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奥维拉也说自己在“雕塑时间”,从他的《受难》《殉道者》,即可看到对古典绘画或者古典艺术的解构和重构。
那么今天,当我们在进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时候,在精神性或是内在连接上能否通过雕塑发展出新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雕塑”并对接转化,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当然,提及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也一定会提到“纪念碑式”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的创作一定要有强烈的象征性和精神性,而不能掉入某个具体的情节刻画,因为很多时候这种刻画会变得很写实,以致丧失了精神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