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造就了她的坚忍性格
前天,在一件名为《自渡》的装置雕塑前,隋建国与作品作者李秀勤唠起了家常。如今已是天命之年的李秀勤18岁离开青岛,赴中国美院雕塑系读书。凭借当时在国内鲜有人涉及的金属焊接雕塑,她在1987年入选了中国首届新人新作展,并因此获得一个中英国家级项目支持,成为赴英留学的百名学者之一。
她的作品也以其对盲人特殊群体的关照以及独特的互动性备受雕塑界关注。她告诉记者,虽然离开家乡这么久,但她对青岛的感情不减,每有活动必定回来参与,“因为正是青岛这片土地造就了我的性格——很坚强,能坚持。”5月份,李秀勤的作品将在天泰美术馆举行个展,这也是她首次回乡举办个展。
“青岛雕塑”将焕发生机
隋建国特别为此次联展题写前言,并首度大方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把青岛雕塑的历史从1949年至今进行梳理,现在恰逢其时:“从四方雕塑小组现象,到90年代的东海路雕塑一条街,再到雕塑园和雕塑馆的复兴,青岛雕塑将在城市建设的热潮中迎来一个二度焕发生机的时机。”
他透露,2000年前后,青岛曾举办全国雕塑家展览和全国雕塑专业毕业生大展,那时的青岛雕塑无疑走在全国的前沿。然而青岛没有将领先的优势延续下去。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市民都能够意识到,青岛雕塑将成为城市发展精神与物质层面的双重瑰宝。未来获得发展的将不仅是城市雕塑,还有普通人都喜欢的作为艺术商品的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