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灵与魔——郑宝成个人雕塑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行,展览由独立批评家、策展人朱其策划,展出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郑宝成近年来所创作的20余件以人的身体作为表达主体的雕塑作品,这些或以石头或以玻璃钢的形式存在的身体被赋予从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各类风格,它们都探讨了一个共同的议题,即灵与魔在同一个身体上的共存。
郑宝成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瓯江入海口的一个普通村庄,父亲是一名从事水上运输的船民。那时的水上交通极其不便,工具就仅仅是一条小舢板,也正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郑宝成的雕塑作品保持着草根雕塑的自然意味,他不喜欢在石雕手法上循规蹈矩,也不愿意从创作题材上一味表达葫芦、蝙蝠等吉祥喻意的小情结,他的雕塑形式有时比学院派夸张一些,比如一对爱欲缠绵的男女身体在手臂和身体扭转的曲度上都要超出真实的比例。
郑宝成还做过各类写实主义的领袖像、古代文人官员、历史英雄等塑像,比如翁同龢、关羽。还做过一些风俗主义的题材,如风姿绰约的江南村妇。在这次的展览中,郑宝成以“灵与魔”为主题,创作了一批当代意味的雕塑作品,用以思考人性和魔性、物质成功和信仰缺失、善与邪等时代问题。郑宝成有关现实界的人物雕塑模拟了众生相,比如大腹便便笑得跟弥陀佛似的老板,戴着墨镜的举止高傲的明星。策展人朱其认为,这组人物雕塑表达了人性的欲望过度膨胀后,使人处在一种半人半魔的状态,从灵的视野看到人的身体附着的魔性,反映这个时代的人格构成,即社会转型的生态和利益角逐构成了权力的重新分配,这些权力重新定义了人的自我结构,并释放了人身上原先被抑制的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