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材料是雕塑家展开艺术思维的翅膀,借以表达情绪,寄情抒怀的物质载体。雕塑创作缺少了材料的支撑必然造成艺术语言的贫乏。古今中外的雕塑艺术品浩若烟海,凡是能汇入雕塑艺术历史的,都有所创造,有所表现,有自己独特的美。这独特之处,其中必然蕴含着造型材料的独创性。
“雕”和“塑”的概念在目前我国的雕塑教学中虽然已相当明确,但在教学实施上还存在问题。
我国艺术院校雕塑专业的教学体系基本上是西化的,在造型基本功训练上,强调用泥塑方法对物写生,利用素描、雕塑手段表现人体。这样的训练也可以说造就了不少造型基本功扎实的雕塑家,但要说这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塑”的过多。这种训练方法容易造成千人一面,创作的能力受到制约。缺乏面对中国传统的雕刻、雕木、刻石的技巧;缺乏用现代材料表现空间、体积、运动感的创作冲动;缺乏对雕塑的本质的理解和研究。
在打制石雕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钢钎与石块接触的部分出现的雕痕、划痕时,由于这种痕迹的排列,出现一种肌理,这都是表现过程中偶然性的变化,从而使感觉与形体找到新的契机和面貌,使作品的主题深化,这种在创作过程中对所加工材料的信息不断接纳,这种对作品进行改造、综合、深化的过程,使作者充满灵感与机智,有了创作的原始冲动,其结果是新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技巧的产生。在完成创作的过程中,随时受自己审美理想的驱使,审视作品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恰当地停止雕凿,这种雕塑家与材料之间的共生关系可以促使主体精神活动过程的升化,也是在纯泥塑的“加法”中难以享受到的快乐。